WEDCV155VD5RRV515DV

 

大家好,我是小李才才,有啥說啥,想啥寫啥! 這篇文章主要講講我這幾年是怎麼從學渣考上事業編制的吧。 文章比較長,我還是從這幾年開始說吧! 學渣的開始! 從小學開始,自己就是個學渣(當時沒有感覺,現在的感覺)。我從小就比較貪玩,確切的說是比較的浮躁,壓根就靜不下心來,好好的坐著學習,而且家裡管得不嚴(現在想想,就是從小沒有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並且有嚴重拖延癥,就是今天計劃好好看書,背東西,到了學習時間,就想:「再玩一會吧」,一會過去就該睡覺了,決定明天再好好學。所以說從小學開始,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下游(而且有時候不寫作業,早上早早去學校抄作業)。到了初中,這種脾氣性格還沒有改變,以至於高中沒有考上。但當時有私人高中學校,就是花錢也可以上的那種,我的父母覺得我的基礎也不好,上高中成績肯定也會一般,所以決定不讓我上高中,直接上了3+2的大專(現在感覺當時父母做的選擇還是挺明智的)。 相信很多學習不好的孩子,也知道這種職專學校的環境,就這樣一直混了5年畢業。但慶幸的是學校的專業老師還是比較認真負責的,以至於自己的部分專業課學的還算可以吧。 然後就是和你們大多數人一樣,畢業,工作,結婚,生子。畢業後好歹家裡給我找的工作,是合同的工資不算高。我是12年畢業,一直是合同工,15年認識了現在的老婆,我的老婆是一名在醫院工作的護士,老婆也不算優秀,也是合同工,當時兩個人沒有房貸,工資還算夠花吧,但幾乎攢不下錢。我們16年結婚,17年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從12年到17年,我是每年都會參加成人高考,打算拿一個本科證,然後每年都會參加職稱考試,雖然是合同的,但也想拿出職稱證來。但這種浮躁的脾氣性格決定了每年的考試基本不看書,佛系的去考試,結果可想而知。但是有老婆有孩子有家,感覺還是挺幸福的。 感覺改變的契機應該是在2018年吧,2018年下半年,先是老婆的單位,開始招聘正式人員(其實每年都招聘,只是老婆本科學歷沒拿到),她的醫院是二甲醫院,第一年實行控制總量,原來的事業編制改叫控制總量(福利待遇和事業編一樣),那時孩子不到一歲,但老婆每晚還是抽空看書學習,堅持了半個月,進了面試,當時是要20個人,老婆的成績是21名,所以如果要被錄取的話,面試的成績也要高一些,但當時兩個人都沒有經歷過這種面試,慶幸的是有一些培訓班,然後老婆就參加了。4天的面試培訓,緊張了一個星期後,終於到了面試,老婆面試成績第一,總成績第八,成功上岸!而2018年這一年,我也終於,考過了成人高考,上了成人本科(看老婆這麼厲害,我考試前一周也是不停背題啊)。 考事業編制我竟然考了第一!人生中第1個第一 轉眼又來到了2019年,這一年的下半年,我們的這個地方,又開始招聘事業編制,之前我這個專業,一直要本科,今年終於要專科了(考那麼多年本科一直佛系備考,肯定上不了,想想還是怪自己不愛學習,太懶了)。 本文原創,禁止轉載!!! 今天先寫那麼多,明天再更新了。。。想看的可以先關注一下哦!

 

 

內容簡介

為「婆娑之洋」中的美麗島定位
分析探索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的諸面相
證示了臺灣歷史的多元脈絡與多樣性

  本書是臺灣史學者周婉窈教授有關海洋史與殖民地史研究的集結,收有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編排上分為海洋篇與殖民地篇。

  海洋篇收有四篇論文,主題依序為: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事件、陳第〈東番記〉的介紹與分析,以及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的例證。

  臺灣早期居民沒有文字,鄰近的明朝人如何認識臺灣?有具體接觸後,西文和中文的最早記載,如何描繪這個島嶼及其人群?臺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抑或明人根本就認為不在版圖之內?在這些論文中,周婉窈教授透過嚴謹的史學方法提出解答,期待和讀者分享。

  殖民地篇收有六篇論文,其中四篇和日本殖民地教育相關。其一,是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的總說;其二,討論公學校修身書中的日本人典範;其三,比較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其四,從公學校國語(日文)讀本的插畫,探討臺灣人形象的變化。其他二篇分別以江文也的音樂和霧峰一新會為分析對象。江文也是出身臺灣的天才音樂家,周婉窈教授試圖從江文也的文字作品探討他的民族認同和想像。霧峰一新會是臺灣地方文化啟蒙運動的奇葩,在周婉窈教授的重建下,該會充滿熱力的活動恍如昨日,其向上、明亮的精神和意境是我們社會寶貴的泉源。

作者簡介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畢業,於1991年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專治臺灣史,著有《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聯經,2009)、《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2)、《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系,1989)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負責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等書,並發表論文數十篇。學術論著之外,亦出版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

目錄

自序

海洋篇
第一章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第二章 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
第三章 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平原的實地調查報告
第四章 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

殖民地篇
第五章 臺灣公學校制度、教科與教科書總說
第六章 殖民地臺灣初等教育修身書中的母國典範
第七章 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
第八章 「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
第九章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第十章 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

附錄
一、楊英《先王實錄》所記「如新善開感等里」之我見
二、大林公學校的銅像哪裡去?
索引

 

自序

  這本論文集收了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這些論文發表的年份從一九九九到二○○七年,在性質上分屬海洋臺灣(maritime Taiwan)和殖民地臺灣(colonial Taiwan)的研究範疇,也因此這本論文集取名為「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

  殖民地臺灣是我投入臺灣史研究最初的大範疇,海洋臺灣則是後來延伸出來的研究興趣。回想個人決定以臺灣歷史作為碩士論文的題材,已經是三十餘年前的事了。當時在臺灣學界還沒有「臺灣史」這個領域,研究臺灣史必得掛在中國清史或近代史的車廂,往往給人附驥尾之感。

  一九九四年我從加拿大返回臺灣工作,臺灣史已經是學院正式承認的歷史學門的一個領域。在國外苦無充分材料的我,突然見證臺灣史資料大量且迅速地出土,彷彿看到長期被壓制在地底下的豐沛潛流突然?湧而出,分享到社會群體的興奮之感。當然,為數更多的珍貴材料早已因「時代的關係」,不復可尋了。

  本書分為海洋篇和殖民地篇。海洋篇收有四篇論文,主題依序為: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事件、陳第〈東番記〉的介紹與分析,以及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的例證。論文的排列基本上按照主題的「歷史時間」,而非發表的先後。

  對於尚無文字的臺灣島居民而言,有文字的「鄰居」的記載當然很值得整理出來;關於明朝人的臺灣認識,不少論著都零星提到,但本文是第一篇專論,也看出前人沒注意到現象。截至目前為止,若以確實登陸臺灣而留下記錄來說,我們知道的最早的西方文獻是一五八二年三位耶穌會士的書信,分別以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寫成。中文文獻稍微晚出,是一六○三年陳第的〈東番記〉。我先寫關於〈東番記〉的論文,後來覺得一五八二年的船難事件很有意思,又是最早的文獻,怎能「白白放過」?惟不諳原文,勉力為之,幸有良師益友惠予協助,總算能寫出來和國人分享。臺灣首度收入中國版圖,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而且正確來說,應該說:臺灣島約三分之一收入中國版圖,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全島劃入版圖在牡丹社事件之後的一八七五年。鄭成功於一六六二年占領臺灣,但因為南明不是中國的「正統王朝」,所以一般不從那個時點算起。臺灣在一六八四年以前不屬於中國,是歷史的通識,但由於數十年來盛行的政治論述主張:「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因此才有這篇以史料中不勝枚舉的例證來說明「臺灣非明版圖」。這四篇都是關於來自海洋的人群活動對臺灣的衝擊,附錄一是篇相關的考證文章。

  殖民地篇收有六篇論文,四篇和日本殖民地教育相關,其一,是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的總說;其二,討論公學校修身書中的日本人典範;其三,是比較研究,以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為分析對象;其四,則從五期公學校國語(日文)讀本的插畫看殖民者所呈現的臺灣人形象的變化。附錄二則是有關作者母校的小品文。這幾篇文章,是個人研究日本殖民教育的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分,其他已收入拙著《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論集》(允晨文化,2002)。

  我個人對文化和藝術深感興趣,江文也美麗的音樂及其莫可如何的生命際遇深深感動我。除了在江文也逝世二十周年舉辦學術研討會和紀念音樂會外,收在本書的這篇論文,試圖從江文也的文字作品探討他的民族認同和想像,是個人以文字(可惜無法用音樂)向我們流落在外的音樂家致敬。林獻堂是臺灣反殖民運動的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他的兒子林攀龍可以說是當時臺灣學歷最高、最具「國際觀」的知識人,父子兩人在霧峰認真從事地方文化啟蒙運動,伊等的精神和眼界,即使在今天仍很難企及。今年暑假我到霧峰夏季學校講課,感覺先人仍在守護著這塊土地。

  過去這二十年,臺灣史的研究在質量上都很可觀,這本論文集若能擠身這個集體努力的成果行列,就是個人最大的榮幸了。臺灣人,在有近代教育以來,將近百年被剝奪了解自己歷史的機會(或權利),我也是這百年的犧牲者。我們這個世代的人,雖然研究臺灣史,但和一般正常國家的研究者不一樣,他們是在共同的認知上更上一層樓,而我們則每天都在補課,甚至從零學起。如果我的研究有任何成績可言,那也就是我補課的成績。

  人文學科的研究雖然比較像個體戶,看來是單打獨鬥,實際上是受到很多人啟發、提攜、指教、協助的綜合結果。在我的研究生涯中,要感謝的人士實在很多。讓我在這裡特別感謝先父周進國先生,以及家母周林碧華女士。先父的突然過世,讓我在傷痛之餘,更深切感受到不能背離自己所從出的土地。已故前輩學者王世慶先生是我一生難忘的人格者。劉元孝老師、曹永和老師、黃天橫先生、鄭欽仁老師和師母、余英時老師和師母、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教授、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教授,以及濱島敦俊老師,都在我的學習路途中給予無可估量的教導和照顧。比我高半輩或同輩的學者,容我在此不一一言謝,學海浩瀚,航行靠學恩。聯經出版公司願意將我的論文集列入《臺灣研究叢刊》,讓我深感榮幸,編輯同仁的耐心協助,更令人感銘在心。

  「山、海、平原」是臺灣自然景觀的意象,私意認為也是臺灣史研究者應該蓄於心的意象。我們必須整合山、海、平原的研究,在以臺灣為主體的歷史書寫中呈現她的多元脈絡和多樣性。這本論文集,基本上只觸及海和平原,但願將來我交出來的補課成績,不是論文集,而是書寫臺灣山、海、平原的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39555
  • 叢書系列:
  • 規格:精裝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BJjQ77N.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3861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國姓鄉瞳孔擴張或收縮改善中醫診所大城肩頸痠痛中醫推薦和美頭部發麻治療中醫
溪湖瞳孔擴張或收縮中醫推薦 田中手抖中醫推薦 ptt推薦的和美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鹿谷鄉胃脹看什麼科 田中強迫症中醫推薦 溪湖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彰化呼吸困難看什麼科 芳苑焦慮不安中醫推薦 網友都推薦的和美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竹塘頭部發麻改善中醫診所 芳苑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改善中醫診所 治療效果不錯的南投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推爆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